1991年,当克罗地亚宣布独立时,这个巴尔干半岛的小国随即陷入了一场血腥的战争。枪炮声取代了校园的钟声,足球场变成了避难所。谁能想到,三十年后,这群在废墟中踢球的孩子会成长为世界足坛的传奇?
莫德里奇的放羊岁月
如今贵为金球奖得主的卢卡·莫德里奇,童年是在达尔马提亚山区的放牧中度过的。战争爆发时,他年仅6岁,祖父在放羊时被塞尔维亚武装分子杀害。"我永远记得那天,"莫德里奇在自传中写道,"足球是我唯一的逃避方式,在临时难民营的水泥地上,我用碎布缠成的球练习盘带。"
曼祖基奇的钢铁意志
前克罗地亚国脚马里奥·曼祖基奇的成长故事同样令人动容。他的家乡斯拉沃尼亚布罗德在战争中遭受了87次空袭。"我们在地下室住了两年,"曼祖基奇回忆道,"每当警报解除,父亲就会带我去被炸毁的球场踢球。他说足球能让人忘记饥饿和恐惧。"
"这些经历塑造了克罗地亚球员的DNA——永不放弃的精神,比任何战术训练都珍贵。"——前国家队主帅比利奇
格子军团的共同记忆
- 拉基蒂奇:在瑞士难民营用矿泉水瓶当球门
- 佩里西奇:每天徒步10公里去唯一完好的球场训练
- 科瓦契奇:父亲用战地医生的薪水给他买第一双球鞋
2018年世界杯,当克罗地亚队历史性闯入决赛时,全世界都看到了这支"伤痕累累却闪闪发光"的球队。正如莫德里奇所说:"我们踢的不只是足球,而是整个国家的重生故事。"或许正是这些特殊的童年经历,锻造了克罗地亚球员特有的坚韧——那种在加时赛中依然能全力冲刺的惊人耐力,早已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淬炼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