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校运动会的重头戏,莫过于男子100米短跑决赛。赛道两旁挤满了呐喊助威的同学,而站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,则像蓄势待发的猎豹,等待那一声枪响。
一、速度与爆发力的较量
百米短跑是田径场上最纯粹的速度对决。运动员需要在短短10秒左右的时间里,将身体潜能发挥到极致。起跑时的反应速度、途中跑的步频与步幅,以及最后30米的冲刺能力,都决定着胜负。我校高二(3)班的李明同学,去年以11秒23的成绩夺冠,今年他能否卫冕?所有人都拭目以待。
二、训练背后的汗水
短跑运动员的训练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。每周三次的专项训练包括起跑练习、30米加速跑、核心力量训练等。李明每天放学后都会加练半小时,甚至周末也不例外。"最累的是练起跑,有时候练到膝盖发软,"他笑着说,"但听到终点线旁的欢呼声,一切都值得。"
三、竞技精神比金牌更珍贵
去年决赛中,高三的张伟在最后10米拉伤大腿,却依然咬牙冲过终点。赛后他说:"我可以接受失败,但不能接受放弃。"这种精神感染了无数同学。体育老师王教练常说:"百米跑道是缩影,人生路上会有很多次'冲刺',坚持到底才是赢家。"
"起跑线上人人平等,但终点线只拥抱拼命奔跑的人"——这是贴在学校田径队墙上的标语。今年的百米赛道,又将书写怎样的故事?